我县深化乡镇改革工作以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深化苏木乡镇和街道改革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意见》精神为依据,在市委编办督导下,在县委深化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安排部署下,以县机构改革协调小组为牵引,立足“三个强化”,全力推进深化乡镇改革各项事项落实。
一、强化高端发力,定向明责抓推进。
(一)党委牵总快启动。
县委领导高度重视、全局谋划、统一部署,县机构改革协调小组靠前指挥、组织协调、科学论证,多次召开全县乡镇机构改革部署会议和推进会议,县机构改革协调小组抽调调研组开展了为期两周的调研工作,分别深入十八顷镇和大库伦乡进行实地调研,围绕机构设置、人员调整、职责划分等方面,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精准制定改革方案,找准改革方向,明确改革目标。并于2019年12月20日召开全县动员大会,实现了全县深化乡镇改革工作的快速启动。
(二)细化任务压责任。
按照《商都县深化乡镇改革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工作方案》要求,针对改革的6个目标任务和20个具体任务,建立乡镇改革“任务书”,定出“时间表”,划出“路线图”,由县级领导分包、职能部门牵头、责任单位承办,采取“一对一”“点对点”方式,严格按照节点要求,集中力量,精准推进。
(三)协同配合聚合力。
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司法局、县政务服务局、县财政局等重点部门树立改革“一盘棋”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制度建设,建立改革调度和跟踪督导等制度,确保改革工作有序开展。
二、强化职能发挥,组建机构保运行。
(一)规范设置工作机构。
积极衔接自治区党委、市委部署要求,对乡镇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实行机构限额统筹管理,各乡镇均已按要求悬挂了“五办两中心一局”牌子,党群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局、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三个事业单位公章均已刻制,公章刻制均符合印章管理的有关规定;县委编办按乡镇新机构调整人员岗位花名,在实名制管理系统已将人员编制调整到位。
(二)明确界定职责划分。
按照自治区赋予乡镇99项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县政府分管领导再次召开推进会议,部署推动各乡镇承接赋予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具体工作。县政务服务局协调相关部门将基层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纳入党群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县司法局、县政务服务局推进建立县级部门与乡镇间行政执法协调配合机制。目前,县政务服务局与县直相关部门及各乡镇通过多次协调商议,已基本明确赋予乡镇53项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其余事项正在积极论证推进。
(三)实现编制资源下沉。
推动编制资源向乡镇倾斜,实现编制资源下沉。将10个乡镇行政事业编制按照各乡镇工作实际等情况,重新科学核定人员编制。将原派驻乡镇的林工站、动物卫生监督站共73名事业编制全部下划至各乡镇实行属地管理。在全县事业编制总额内下沉95名编制供各乡镇调剂使用,实行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
三、强化协调配合,严明纪律见成效。
(一)相关部门各司其职。
县机构改革协调小组抽调县委编办、县财政局、县司法局、县政务服务局人员组成督导检查组实地对10个乡镇深化乡镇改革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突出问题导向,留取整改意见,及时查漏补缺。
(二)试点先行全面推开。
县财政局牵头以小海子镇为试点,打造标准化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推开。党群服务中心设立8个服务窗口,积极制定各项工作制度,制作农林牧水。退役军人、财政、民政等便民服务宣传指导手册10余种,岗位职能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及标志指示牌。其他各乡镇进一步研究部署主动作为,以小海子镇创新试点为依托,确保职责清晰,有规有矩,让内部运行更加顺畅,让基层群众办事更加快捷。
(三)严明机构改革纪律。
按照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要求,严格执行机构改革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机构编制纪律、干部人事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坚决做到令行禁止。对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明确的改革任务要坚决落实到位,严格执行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量“两个不突破”要求,坚持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确保了机构、职责、队伍等按要求按时限调整到位。目前,我县10个乡镇在改革期间,全面实现了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改出了新活力、改出了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