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察右后旗优化机构编制配置助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在旗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察右后旗委编办聚焦农牧业现代化需求,以机构编制工作为抓手,为农牧业领域高质量发展筑牢体制机制根基。
  一、优化机构设置,打造协同管理服务体系
  旗委编办针对农牧领域职能交叉、多头管理问题,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将分散的农牧业审批事项整合划归旗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实现行业审批“一次能办、一网通办”。同时深化“两优”专项行动,优化办事流程,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平均压缩45%,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此外,通过调研论证细化职责边界,将农畜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分设:初级农畜产品质量检验由旗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食用农畜产品等检验由检验检测中心承担,确保职能无交叉、无遗漏,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机制保障。
  二、强化编制保障,筑牢基层人才技术根基
  旗委编办坚持编制资源向农牧领域、基层技术服务一线倾斜。近年在编制总量严控下,通过盘活存量、优化结构,为农牧领域累计招聘(引进)12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30%,缓解人员结构性短缺。同时,为各苏木乡镇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按实际合理配备编制,保障基层技术力量。近三年累计培训基层农牧技术人员2000余人次,实现轮训全覆盖,显著提升专业技能。
  三、聚焦重点产业,精准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旗委编办将机构编制资源与特色产业绑定:一是在特色种植领域,组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构建“主管部门抓管理、事业单位重服务”体系,稳定20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借助“太空育种”“基因编辑”技术使亩产提升15%,推动马铃薯产业成乡村振兴“致富薯”。二是在养殖与加工领域,为养殖业服务中心、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核增编制,保障畜牧业专业人才招聘(引进),形成“编制保人才、人才强产业、产业促增收”循环。目前全旗家畜禽存栏量从100万头(只)升至123.91万头(只),同比增24%;肉牛存栏从6万头升至8.95万头,同比增49%。
  通过系列举措,察右后旗农牧业组织化程度、科技贡献率等显著提升。下一步,旗委编办将继续深化机构和体制改革,动态优化资源配置,释放编制效能,服务农牧业科技创新、全产业链构建等,助力乡村振兴,谱写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撰稿:阿如娜)